從前的我,我記得影片中的點點滴滴。
現在的我,注重的卻是特效的製作方式與拍攝手法。
不知道。為什麼..?
在片中看見智能障礙者的心路歷程,這是我在平常所難以接觸的另一片天, 西恩潘所飾的弱智父親,始終保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及對人性的美好信念, 爭奪撫養官司上,除了看見對智障父親是否有足夠能力教育子女的爭議性外,另外看見了美國社會對個人的重視。 雖然毫無意外地導向happy ending的結局。 也讓自己深刻的體會到....原來我是個愛哭鬼。
「I AM SAM。(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雖是老片,對我而言,卻是難以忘懷的經典。
敘述著一個年過三十卻只有七歲智商的父親,
當孩子的母親生產完就不告而別後,這位弱智父親則負擔起養育女兒的責任。
他一面在星巴克咖啡店打工(置入行銷!),還要學習如何照顧小孩,
但是相依為命的親子關係,也讓父女越來越親密。
隨著孩子的年紀增長,社工人員開始認為這個父親沒有能力教養女兒,
於是他被迫展開爭取監護權的行動....。
雖然我無法判斷電影所詮釋狀態是否有違事實,但已擁有足夠的能量衝擊一般觀眾習以為常的是非觀念。
這是當我們漸漸成熟懂事後所必然喪失的純真。
因此當蜜雪兒菲佛所飾的精明幹練女律師進入他的生活,一個完全不同典型的人,
在弱智的父親身上看到的是自我的缺憾,更從這樣的當事人身上,重新學習愛與被愛的課題。
辯護律師不斷抗議的理由是問題過於尖銳、敏感,而這必須是擁有同理心才能達到的境界。
否則當事人一再遭受莫名的內心羞辱,事實上控方律師便善於玩弄此手段,數度把證人逼到啞口無言。
誠實善良的西恩潘,自然無法承受內心掙扎,而一度發揮大愛讓出了撫養權,
後來是由於彼此無法割捨的親情才終於獲得祝福而團圓。
但在這樣的時間裡時間,整個社會的喧嘩、複雜,法規體制的冷硬、無情。
尤其人的偏見、阻力,全都像不曾存在般地化於無形,
這是成功的一部份,卻也相對減弱這部電影碰觸問題的深度與力度。
如果你的淚腺已經麻木,推薦各位這一部,「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