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都說想要多知道奧運
想多知道一些奧運的事
那既然這樣
我就寫個瓊斯杯好了
瓊斯杯是一年一度的籃壇大事
但在台灣的人氣卻一年不如一年
而今年 冷清的很讓人想哭
對於我這個熱血的年輕人
看到這樣的窘境
我的脈動越跳越慢
漸漸變得不再熱血
說說戰況吧
首戰中華隊氣勢如虹
以72:68勝南韓
讓我燃起了希望之火
接下來的六連敗
讓我嚇到嘴巴要掉下來了
沒有所謂的明星球員真的差這麼多嗎?
台灣的籃球 就只能這樣嗎?
台灣的球員已經變質了
他們似乎志不在打球
而是變相的藝人
不用說某隊都看得出來吧
行銷球隊 他們做得很好
無庸置疑 他們是最受歡迎的球隊
球打得也很好 可是
對一個球員來說
當打球變成成名工具而不是生命的時候
就失去了球賽的意義
舉個例
南山高中在前年HBL的時候
出了個球員 身高不高不矮 位置尷尬
但他是主將"吳敏賢"
為什麼那年的HBL冠軍賽即使是在假日
南山學生也是到場加油
因為他讓學生看見
甚麼叫用生命打球
他整場球都在場上奮戰
沒有休息
努力的跑
努力的投
努力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看到了
他的精神令人為之動容
我不知道他進SBL會不會變
但他的確是標準的
"用生命打球的男人"
SBL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
中華隊加油!!
全站熱搜